百度 听完米雪梅的讲述,习近平很有感慨:你的名字就像你的经历一样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,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,富含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。湖南衡阳的工业历史经历了从辉煌到困境再到重生的华丽蜕变,从昔日的“工业老厂房”到如今的“文旅新地标”,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。这些承载着厚重城市记忆的工业遗迹,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,为衡阳文旅产业发展贡献着新的力量。

中国·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:感受衡阳工业曾经的辉煌与厚重

中国·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,位于珠晖区建湘路1号,原为衡阳建湘柴油机厂的所在地,现已蜕变为一个集城市记忆、知识传播、创意文化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——湘见·建湘工业文化街区。这里不仅是工业历史的见证,也是现代创意与历史记忆的激情碰撞,成为衡阳市的网红新地标。

文展馆主题定位为“衡阳造·强国心”,分工业掠影-世界工业通史、强国之基-中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史、雁翔云天-衡阳工业历史三部分,以及击水中流-湖南工业和柴油机摇篮-建湘生产线两个特展区。作为中国第一家老工业基地主题文展馆,系统展示了老工业基地建设历史。

序厅主题墙中间的大齿轮,是仿造1972年衡阳冶金厂加工出的直径七米的大模数齿,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国内自主生产的最大齿轮。当年尼克松访华时,齿轮照片被醒目悬挂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,成为中国工业的标识。文展馆将它1:1复刻了下来,时刻提醒着衡阳工业的骄傲。序厅右边是一组“传承之手”雕塑,一只代表工业历史,一只代表未来展望,新旧相接,代代传承。

主题墙的后面,是一座互动打卡的网红艺术装置,名为“领头雁”,象征衡阳工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前沿,也寓意着衡阳工业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总能迎难而上,团结向前。再往前走,就是南岳72峰浮雕墙。在十多米的墙上,衡阳南岳衡山的风貌栩栩如生。“南岳72峰浮雕墙”和“传承之手”“领头雁”并称文展馆三大艺术品。

在衡阳工业历史厅里,还有一条绿色生产线,是建湘自主建成、当时国内唯一的290型柴油机专用生产线,为全国30多家拖拉机厂配套生产柴油机,产品还出口东南亚、前苏联等国家和地区,并获得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。目前是全省保存下来的历史最悠久、最完整的一条工业生产线,也是文展馆的镇馆之宝。继续向前走,可以看到一节1:1复刻的绿皮火车车厢,既是一个工业场景的再现,也是一个咖啡屋,可以供游客歇息。

在飞行影院,文展馆利用了“多媒体巨屏+裸眼3D”的技术,向我们展示了衡阳的蓬勃发展,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,重返衡阳工业发展的“奔腾年代”,亲身感受衡阳工业曾经的辉煌与厚重。

在中国·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,不仅能够系统的看到世界工业、中国工业的发展,更能详细地了解衡阳工业的进步与辉煌。同时,还开发配套研学和劳动教育实践课程30门,文创产品15个,从去年9月初试运营至今,已经接待研学学生9000多人。

游客参观中国·衡阳老工业基地文展馆(唐兰荣 摄)

衡阳铁路博物馆:一部领阅铁路历史情怀的教科书

坐落在珠晖区保卫里的衡阳铁路博物馆,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。该馆由原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改建而成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观展。

博物馆的外观为复古的砖红色,一幢两层小楼坐北朝南,砖木结构,使用面积约700平方米,被铁路人亲切地称为“红楼”。这里始建于1950年,曾是衡阳铁路管理局的所在地,见证了衡阳铁路从初创到辉煌的历程。如今,它已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,成为铁路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
作为广铁集团公司第一个专业博物馆、湖南省唯一的一家铁路行业博物馆,她充分展示了衡阳铁路一个多世纪来的发展历程,多角度再现了广州铁路“从哪里来”的发展全貌,算得上是一部了解广州铁路历史、领阅铁路历史情怀的教科书。

走进博物馆,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。馆内共有4个主要展厅和5个专业展室,以及局长办公室展室和影像室。现存铁路文物旧物800余件,文献资料、图片1000余幅。博物馆以全景、立体的形式,运用图片、绘画、场景还原、多媒体等艺术手段,再现了衡阳铁路跌宕起伏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从粤汉铁路到湘桂铁路,从机车车辆的变迁到通讯信号的升级,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衡阳铁路人的智慧与汗水。

在馆藏实物中,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物。如我国最早设计制作使用的“飞轮”造型铁路徽章、1903年制造的钢枕、衡阳局售票箱等,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,讲述着一个故事。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衡阳铁路的发展历程,也展现了中国铁路工业的进步与成就。

衡阳铁路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铁路文化的场所,更是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。它让人们在了解铁路历史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铁路人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。这座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,共同探寻中国铁路的辉煌篇章。

游客参观衡阳铁路博物馆(唐兰荣 摄)

中国衡州酒文化博览园:一张衡酒文化新名片

说到“衡阳千年酒文化”,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贡品酃酒?还是2000多年前的青铜酒具西汉鎏金凤鸟铜钟?

如今,你有了一个新的选项,衡酒文化新名片——中国衡州酒文化博览园。

中国衡州酒文化博览园,由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打造及运营管理,坐落在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周家坳。是以中国白酒传统工艺和文化为主题的景区,依托衡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,逐步打造成集酿酒、旅游、文创、研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,深度融入湖南及中南地区全域旅游。

衡州酒文化博物馆收藏有自商周至民国初期的各类酒器文物1100余件(吴愫 摄)

中国衡州酒文化博览园,建造了衡州酒文化博物馆,是湖南省第一家酒器文化博览馆,分为酒史、酒器、酒艺、酒品,酒道等不同展区,馆内收藏有自商周至民国初期的各类酒器文物1100余件,其中有CCTV-2鉴宝栏目专家评选为民间十大国宝——唐代青瓷梅瓶酒器,还有代表唐宋时代衡阳酒业兴旺的镇馆之宝——高68cm唐代南方风格的蕉叶纹饰青铜大酒尊。

酒博馆内还陈列着雁峰酒业历代名酒,其中就有被誉为湖南五朵金花之首、湖南第一瓶浓香型大曲酒——“廻雁峰大曲酒”,相信这是衡阳人即使没有品尝过,也绝对听说过的超级明星酒。

同时,配套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、雁园餐厅、雁峰私人酒窖、酒神浮雕广场、诗酒文化墙、60年代工业风氛围打造,并持续进行园区老建筑的保护和修缮。游客在景区可参观游览“雁峰三宝”——雁峰大曲老窖池、雁峰酒酿造工艺、雁峰大曲老酒窖,还能参与尝新酒、吃酒糟鸡蛋、品老酒、美酒DIY、酒道表演、酒王争霸赛等体验项目。

该景区以博大精深、独具特色的湘酒文化为主线,全面展示湘酒文化对中国酒文化的继承和发展,塑造“湘酒之源,湖湘名片”,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和认可,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。先后获评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、第一批湖南省工业遗产、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、中国白酒一级酒庄。(周琪 唐兰荣)

编辑:黄珂岚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